张家口日报记者 王 浩 摄影 卢 江
人物名片
田玉山, 88岁,涿鹿县矾山镇虸蚄口村人,1949年他作为当年67军步兵199师的一员, 有幸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仪式。
近日,涿鹿县矾山镇虸蚄口村,记者见到了已经88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田玉山,记者跟着他的娓娓叙述,走进了他枪林弹雨的戎马生涯。
巧妙甩掉日本鬼子
1945年,18岁的田玉山在村里光荣加入了八路军。那时候,矾山镇的虸蚄口村附近一带是敌占区,村里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,“日本鬼子一天四处扫荡,十里八村整日不得安宁。”为了及时掌握日本敌军的动向,田玉山和战友们一起,经常到方圆十里侦查敌情,整理好情况后及时向上级报告。
一天,在虸蚄口村附近村侦查时,他们被几个日本兵发现,为了避免被活捉,他们采取了边跑边藏的战术。“日本兵端着枪,为了活捉我们,他们不开枪,我们就一个劲地跑。那会儿,年轻体力好,跑得快。”田玉山说,在跑到距离虸蚄口村7、8公里的响村,他们才甩掉了步步紧追的日本兵得以脱身。
开国大典见到毛主席
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,海、陆、空三军的受阅部队列队从阅兵台前通过,田玉山所在的199师被选为唯一步兵部队参加检阅。
田玉山老人激动地告诉我们,那时进入检阅台前,地面都给划好了线,行进队伍队列保持着一定距离,到了开国大典那天,我们正步走时没喊“一二一”,而是听着大鼓的节奏前进。
“经过主席台时,排头兵大喊一声‘向右看’,我转过头,看见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,虽然距离比较远,看起来有点模糊,但是我认得出是毛主席在向我们招手,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,非常激动。”田玉山说。他感到唯一遗憾的是,当年阅兵式上自己没被拍下照片,几年前,电视台曾回放开国大典阅兵式的画面,当时他正在干农活,知道后丢下剥了一半的玉米棒子就跑进堂屋看电视,可惜时间久远,画质不清,他也没能找到自己的身影。
“伤心岭”喝尿保命
1951年,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,田玉山又奔赴朝鲜战场。
战争是残酷的,战争中的磨难让人坚强。“条件艰苦不言而喻,尤其是在上甘岭战役期间,当时周围环境没有水,后方补给上不来,为了保存体力,大家把尿水保存下来,用罐头钵接尿,储存起来,以此来保命,就那时的状况,不夸张地说,尿都舍不得喝。”田玉山说话间神情沉浸在当年战争的回忆中。
在一次战役中,田玉山的连要去攻打一个山头,那时田玉山是通讯兵,连长命令他先去侦查,他离开了没有一会儿,炮弹就打到阵地上,到处是大坑。
时过境迁,现在每每想起战争的场面,田玉山说最难忘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,庆幸国家实力的日益强大。
战争结束后,田玉山回乡务农,还曾当过生产队长。现在和子女居住在矾山镇的虸蚄口村,过着低调的生活,也很少向别人提起自己的战争经历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