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中国有条桑干河

我的家乡在大堡,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。那里的人们勤劳善良,那里的风景优美迷人…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大堡传统婚俗  

2009-08-26 11:40:22|  分类: 千年古镇大堡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大堡传统婚俗

       从古到今结婚都是人生之大事,各个地区的婚姻风俗也不尽相同。大堡地区的婚俗也随着时间推移日渐变化着,但是传统婚俗的大部分仍在如今年轻人的婚礼上继续保持着。

       大堡地区的传统婚俗分为两个阶段:第一阶段是订婚,又叫换帖;第二阶段是娶亲,又叫办喜事。

       订婚是双方合好婚,算好命,双方互相了解,询问,没什么问题了,属相又合(也就是属相不克)。民间流传着这样地说法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羊鼠一担休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白马怕青牛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蛇虎如刀锉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兔龙泪交流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金鸡怕玉犬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猪猴不到头。

       此外,还有龙虎想斗必有一伤,等等。但属相相合,还得算算五行是否相克,一般是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。如果五行相克也不能相配。这些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,两人就可以举行订婚仪式了。

       首先,男方得给女方“下定”,所谓“下定”,即预付定金,大都用金银首饰作定品,定金是用银元货币作定金,钱数必须有个“六”字,比如六千六百六十,或者六千六百六十六,以取吉祥如意之意。女方也要给男方下定,一般给几件精美的刺绣品,这称作“小定”。于此同时双方要订立婚书,称作“换帖”。双方都得置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及媒人,以示祝贺。旧时换帖大多数都吃四盘菜油炸糕。换帖下定后,亲事基本上定下了,等择日嫁娶。

       娶亲就是办喜事,首先男方选好日子并将选好的良辰吉日送到女方,这叫作“送日子”。女方接到日子也要请人核对审查,没什么问题,办喜事的日子算确定了,双方便开始分别进行喜事的准备工作。女方的准备主要是置备嫁妆,包括木器,瓷器,衣物等。木器有大立柜,扣箱等;瓷器有掸瓶,茶叶罐,穿衣镜,漱口盂等;衣服有裙子,大袄,小袄,裤子,坎肩等。如果女方的嫁妆是木制的家俱,必须在办喜事前送到男方。其他陪妆过门时两个人抬着合 扇子装上东西和新娘一起送到男方。(合扇子是用木头制做而成,下面一个木架子,上面两个木箱合起来,一个放瓷器用品,另一个放衣裳。)家庭贫寒的人家无力准备这些也就省略了。

       男方的准备工作就多了,缝制被褥,布置喜房、请厨师、顾鼓手、借家具、请亲朋好友、买一切喜事用品、搭彩棚、贴对联。还要叫劳忙人。家里家外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。有诗为证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老东家接亲朋,礼房总管安排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炒菜的师傅忙炖肉,做饭的师傅修蒸笼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端盘的小伙洗家俱,烧水的人儿把火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有的扫院搭彩棚,有的帖对挂灯笼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鼓手吹观众听,喜事的气氛真叫浓。

       另外,叫鼓匠也要分下亲,暖棚,一锣打到底三种。下亲是正席吹一天;暖棚连下亲,小席正席吹两天;一锣打到底是从开始吹到散席吹五天。

       办喜事也要分两种:一种是三天的喜事,头一天把新娘接到婆家守香桌子。第二天上午拜天地、认大小、敬酒、倒宝瓶壶(宝瓶壶是锡制的,壶内装上金银首饰和黄米,搀拜人把壶内的东西倒到新郎新娘两人的袄襟上,再让他们一把一把地装到壶里,意思是祝愿他们白手起家),下午上坟祭祖。第三天,回新女婿,在娘家拜了双亲,认了大小,当天回来散席。

       另一种是五天的喜事,头一天称作小席暖棚,新郎新娘各在自己家吃翻身饼,有亲朋好友全客人儿,陪上坐桌吃翻身饼,这一天,男方必须把离娘肉、一桌席送到女方并带点烟酒。说法是离娘的肉,离爹的酒,一桌宴席样样有,烟酒没定量,肉少不了六斤六。第二天,把新娘接到男方,接新娘的花轿走时,新郎冬穿棉袍夏穿衫,  头戴礼帽、十字披红坐在轿里坐到村口,然后骑马返回家中就不出屋了,等待新娘的到来。新娘用花轿接来,身穿印衣,头戴凤冠,蒙红盖头,手拿铜镜子、一颗大葱和一双筷子,这都是为了避邪。女方的姐夫或表叔把新娘抱到轿内。另外还安排一个官戚(送亲人)和一个帮轿的小孩。到了男方,官戚要和男方的老东家道喜,东家把官戚让到上手,并互相行礼说:喜啦!喜啦!。礼毕后,把官戚让到堂屋正面坐下,点烟倒水,这时有小工端来点心,官戚要给小工红包,同时把犒众钱给礼房,还有帮轿的和抬合扇子的工钱都由男方付给。坐桌是别的桌上坐六个人,官戚桌上坐五个人(两个抬合扇子的,一个帮轿的,一个官戚,另一个是婆家的一位能说会道的人陪着。)新娘的花轿到了门口,搀拜人搀上新娘,新娘脚蹬黄布过了门槛上的马鞍子,到了喜房门口,这时新郎从屋里出来,手搭弓箭试射喜房四角,随后新娘被人抱上放在喜房床上。然后就给新娘梳头、洗脸、开脸,吃梳头饺子,通头面。新娘要往洗脸盆里放银币,还要给开脸的人红包,钱数都要有六字。然后新娘就坐在桌旁,直守到天黑。桌上供着香斗、蜡烛,这称作“守香桌子”。

       晚上,新郎新娘准备喜度洞房花烛,这时婆婆站在窗前,从猫道把花生、核桃、桂圆、红枣等干果撒进洞房,同时嘴里还念叨着:撒红枣,生胖小;撒花生,生贡生;撒桂圆,生状元;撒核桃,生阁老。这是祝福新人早生贵子,称作“撒帐子”。入夜以后新郎新娘把门紧闭,准备休息,可闹洞房又开始了,闹洞房是喜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。有的人从猫道里把新娘的衣服拉出来叫她给买烟买糖,也有的用辣椒熏,总之是干扰他们睡不好。不过闹洞房大部分是以平辈的年轻人为主,但谁都可以参加,即所谓“三天没大小”。

       第三天才是正席。上午新郎新娘拜天地,拜亲朋好友,倒宝瓶壶。中午,新娘新郎由婆婆领着到各个桌上认大小,敬酒。下午上坟祭祖。

       第四天,女方又派回戚把新郎新娘接到娘家,拜完双亲和亲朋好友,中午由外母娘领着到各个桌上敬酒认大小。女方也要有喜房,晚上住下。

      第五天,娘家再派一个送戚把新郎新娘送回婆家。这天中午吃饭时,东家到各个桌上发散席卷子,每人三个,这称作发散席点心。饭后送走送戚,这时各个亲朋好友也各自回家了,喜事就此结束了。

       (这是杨桂梅四叔给我提供的资料。四叔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,他一辈子生活在农村,可从来不嫌弃,不埋怨;他乐于助人,是街坊四邻的热心肠;他爱好吹拉弹唱,是民间文化的传播者;他热心公益事业,了解村情民意,是村委会的参谋。2008年还被评选为“古郡名人”,上了县电视台。短片播出后,反响很大!在此,我祝福杨桂梅四叔及天下老人,健康长寿!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2009年8月26日)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75)| 评论(1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